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
时间:2014-11-06????来源:
近年来,宿迁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集聚和工业转型升级工作,相关产业初步形成了集群发展,但规模效益和集聚度等方面仍存有不足,全市各县区产业还未完全形成差别化发展态势。
为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布局,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,培育特色产业集群,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化、链条式发展,优化产业结构,促进转型升级,推进全市工业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经营、从资源优势转向创新优势、从分散布局转向融合集群,实现我市产业结构高端化、产业发展集聚化、产业竞争特色化,形成结构优化、技术先进、清洁安全、附加值高、就业带动强的现代产业体系,实现我市新常态下的“转型发展、绿色发展、创新发展”。
主要内容:
(一)明确基本原则。意见明确坚持规划引领、科学发展;坚持分类引导、集群发展;坚持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;坚持集约高效、可持续发展。
(二)确立产业定位。全市重点发展食品饮料、纺织服装、机电装备、家居制造四大特色产业和智能家电、绿色建材、功能材料、智能电网四大新兴产业。按照特色化、差异化的产业定位要求,各地原则上选择2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,努力形成科学合理、优势互补、配套完善的区域产业布局。其中沭阳县重点发展2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;泗阳县重点发展3个特色产业;泗洪县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和2个新兴产业;宿豫区重点发展2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;宿城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和2个新兴产业;经开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和2个新兴产业;湖滨新区重点发展1个新兴产业;苏宿园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;洋河新区重点发展1个特色产业和1个新兴产业。
(三)确立主要目标。到2020年,全市四大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500亿元,四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,四大特色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80%左右;培育5个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的集聚区,6个超200亿元的集聚区,6个超100亿元的集聚区;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年均增加150个,全市形成营业收入超100亿元企业8个,超50亿元企业30个。
(四)明确重点任务。改造提升食品饮料、纺织服装、机电装备和家居制造等四大传统产业;培育壮大智能家电、绿色建材、功能材料和智能电网等四大新兴产业;扶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。
(五)加强保障措施。规定市级层面成立市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领导小组,负责统筹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工作,研究制定招商引资考核、要素供给、优惠政策等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,协调、解决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;市县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,对符合产业定位的新兴产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填补产业链条的特色产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对各地符合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优先推荐列入省、市年度重大项目投资计划,优先推荐企业争取国家、省各类专项资金扶持。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向确定的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倾斜;对各地新引进符合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,国土资源部门要优先保证用地;符合相关条件的,积极争取土地点供指标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集聚项目的支持力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