沭阳工商联常委徐学刚:致富思源
时间:2017-12-04????来源:
徐学刚是一名70后党员企业家,20多年来,他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,遵纪守法,他不仅自己踏实创业,把企业干得风生水起,还不忘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。此外,他还热心扶贫事业,资助贫困学生,帮村里修路建装灯,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扶贫济困活动,并不图浮名薄利,只希望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。
从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,到如今拥有数百名员工的江苏新时代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,几十年来,徐学刚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,一直在不停奋斗,处处争先,在把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的同时,也把扶贫济困的事情做实做好。
1992年,中学毕业的徐学刚,外出务工做市场销售,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,不但业务拓展广泛,还积累了丰富社会经验和客户资源,在此基础上,他用三年时间在浙江温州做业务和考察市场,2001年在沭阳尝试开设门店,2004在沭阳成立“沭阳新时代灯具雕塑厂”,发展城市雕塑事业,业绩突出。在前期事业奠定的基础上,2010年成立江苏新时代照明有限公司,主营太阳能路灯、市政城市照明、太阳能电池组件、锂电池、汽车充电桩等产品。
一直以来,徐学刚依靠诚信经营、注重质量、高效管理和大力创新,不断探索适合企业发展的经营之路,使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。与此同时,徐学刚致富不忘思源,如何帮助困难群众,带领家乡群众致富,是他这些年边创业边摸索的另一个事业。
2014年8月云南鲁甸突发6.5级强烈地震,徐学刚积极参与震后援建工作,及时捐赠价值12万元太阳能路灯,真正给灾后群众在黑暗夜晚带来了光明。2015年,在云南开展“微能量、在行动之寒冬送暖捐赠活动”,购买1万多元的学生衣服、书包、鞋子等生活用品送给贫困学子。
在帮助外地群众的同时,徐学刚也没有忘记家乡父老,对于村里建设,他更是出钱又出力。2015年12月,他自筹资金帮汤涧镇藕池村安装路灯64盏,共计价值12万元。2016年,他花费32万多元,带领村支两委干部把藕池大道,藕池小学路路基铺设完毕。2017年春,徐学刚花费3.5万元,带领村干部清理两条河道,村支部门口河道清理延伸400多米,稻田排水河道600多米。2017年8月,他又以个人名义捐款20万元,完善汤涧镇藕池村铺设小学道路、藕池大道水泥路面等项目,这些项目的实施,极大的改善藕池村的交通环境,提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。
徐学刚认为这些都是一些小事,他是党员,党员要走在前面,起带头模范作用。今年9月,为了积极响应县委、县政府“三进三帮”活动,徐学刚同志主动提出让其公司员工参与到活动中来,他带领十余名公司管理人员分别到所对接的村居农户家中走访、采集信息、填写“三进三帮”民情卡,介绍国家惠农、大病保险政策,助推“三进三帮”活动开展。他们与农户促膝交谈,及时了解农户的当前期盼,和需要解决的问题,为农民增收理清思路,把脉农民增收渠道,了解农户收入情况,想办法拓宽收入渠道,增加农民收入。
此外,近三年,每年春节期间协同村干部慰问村里的老党员、贫困户、重大疾病伤残户等特殊群体,累计送出5万多元慰问品。
今年7月份以来,全市全面启动“群”众扶贫助学活动,徐学刚在继续资助之前结对帮扶学生的同时,第一时间拿出1万元,参与到今年的“群”众扶贫助学活动中。他认为,自己出生贫困农家,知道对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,寒门学子苦,求学路上难,他愿意献出绵薄之力让优秀学子的求学梦得以延续。近几年,他除了每年参与“商联奖学金”连续资助5名沭中贫困学生外,每年县里的“群众助学”活动他都参与,在得知有困难学生的事情后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。近三年,他已累计出资数十万元资助贫困学生。
在很多人看来,盈利多、员工工资高、福利好就是一个好企业的标准,但徐学刚得这还不够。他认为企业家要有公民意识,有社会责任感,企业也是如此,要懂得饮水思源,回报社会。所以,他要求公司盈利中的一部分,必须用于社会事业和对困难群众的扶持之上。这些年,做公益已经成为徐学刚发展企业同时的又一项事业。做这些不图回报,更不图换取浮名薄利,他只想献点爱心,行些善举,帮助更多困难的人。